「歷史性的一刻,台灣拍賣古書創新紀錄。450萬台幣賣出!」出版人廠房通風傅月庵在臉書發文指出,西元1499年義大利活字印刷搖籃本「尋愛綺夢」昨天在「春風似友珍本古籍拍賣會」以新台幣450萬元賣出,也為台灣古書拍賣創新紀錄。傅月庵日前接專訪曾表示,「尋愛綺夢」在台灣拍賣不僅是華人圈大事,也是前所未有的創舉。
第一名擁有這本「尋愛綺夢」的人,是16世紀樞機主教羅梅里尼,從書的裝幀來負壓排風扇看,書封正面有樞機主教圓帽徽章,書封背面另一個人名羅梅尼娜為羅梅里尼的姪女,「兩人名字同時出現在裝幀書封,應該是某種贈與儀式的結果」。
「尋愛綺夢」裝幀風格也是西方16世紀的一種流行,雙框線框住中間的花飾帶條,構成一個完整的框架,傅月庵說這也是現存市場裡罕見的裝幀風格。
負壓排風扇的作用:
1、作抽風換氣用:安裝在車間窗口外,一般選擇下風口、往外抽風,抽出異味氣體;一般化工廠等應用較多。
2、配合濕簾使用:用作車間降溫炎炎夏天,不論您的車間有多熱,濕簾-負壓風機系統都可讓您車間的溫度降至30C左右,而且有一定的濕度。
實際翻閱「尋愛綺夢」不禁讓人疑惑,為何這本書在500多年前,能以近乎完美的編輯排版藝術呈現。「尋愛綺夢」有不少內頁以古代高腳杯形制或倒三角編排文字,還有跨頁插圖的表現,皆是搖籃本罕見的編排。傅月庵表示,在15世紀末的歐洲,那個金屬活字印刷初創的時代,「尋愛綺夢」的編輯排版儼然是劃時代的創新,將散文、碑文、插圖與字體不同元素整合,實驗精神強烈。
除了450萬元賣出「尋愛綺夢」在台灣創新古書拍賣紀錄,網友分享昨天參加「春風似友珍本古籍拍賣會」的第二個亮點是編號114的「仁壽本二十五史」線裝936冊,起拍價10萬元,經過激烈競標,最後36萬元拍出。這批線裝史記是蔣介石70大壽的壽禮之一。第三個亮點則是編號250,三毛致王榮文書信手稿及全套20冊的「娃娃看天下:瑪法達的世界」,這一拍雖無起拍價,但設有底價, 拍賣官說考驗大家的智慧。
屋頂設風機方式是最簡易、最便宜的廠房通風方式,但對降溫基本沒有太大幫助,因為當室外空氣在37℃時,室內一般會在37℃以上,人員設備熱負荷大時甚至會達到40℃以上。但此舉有一定的換氣效果,特別是車間內有比重輕於空氣的煙氣產生時,有部分會上升至屋頂並排出。 但總體而言,此舉換氣效果仍很不理想,為空氣進出車間的大致流向,底層越是需要通風的部位,越是通風不良,只能靠熱氣自然上升的煙囪效應,而許多氣體(如CO2等)、微小雜質因比空氣重所以難以上升而排出。動力屋頂工業水冷扇風機尚且如此,無動力渦輪風機及排氣長廊就更顯不足,其只有在外界風越大越能提高效果,但是當外界風越大時,開窗同樣有越好的自然換氣效果。
通風設備系統按照工作動力不同,一般有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。通風設備主要通風管道,室內送、排風口,室外進、排風裝置,風機,除塵器以及控制系統等組成。常用的通風管道的斷面有圓形和矩形兩種,同樣截面積的風道,以圓形截面省材料,而且其流動阻力小,因此採用圓形風道的較多;常用的送、排風口有以下幾種:百業風口、空氣分佈器;風機中離心式通風機和軸流式通風機是常用的兩種;除塵器主要有重力沉降室、旋風除塵器、袋式除塵器、濕式除塵器和靜電除塵器等。
崑山科大電通所碩士陳昱翰、國貿系莊家誼及溫琇雯等3位學生,在愛普生公司推薦下,參加溫世仁文教基金會的Wise計畫,表現優異,獲選送至新加坡參通風設備加海外共學,並分?獲得3家企業錄用,陳昱翰將在8月份正式至愛普生公司入職。崑山科大校長蘇炎坤對3位學生的表現稱許有加,稱許他們是崑大之光。
參與共學的學子。
崑山科大校長蘇炎坤表示,溫世仁文教基金會結合看見台灣基金會,合作推出Wise大專生職能培訓計畫 (負壓排風扇World Innovative Service Enabler),希望培育承接精緻服務市場的新服務人才。計畫初審以書面審查方式進行海選,全國有1000多名學生爭取,僅60位進入培訓,經過黃金人才、白金人才、鑽石雕琢等3階段的培訓與考核,最終僅20人能和標竿企業做職業媒合,並且送到新加坡參與國外共學。該校就佔了3名,比例數為全國最多。
一般觀念都知道熱空氣上升的原理,所以在屋頂開設太子樓或裝設自然通風球,但都還是無法達到改善悶熱及通風不良的困擾。負壓排風扇利用空氣對流原理將廠內熱氣、穢氣完全排出廠外,由裝設地點的對向,大門或窗戶補入新空氣,可計算整廠每秒的風速,每小時的換氣次數任何悶熱、通風不良等問題均可改善。要作好一件通風工程,必須精確計算面積、體積、斷面積及正確器材之選擇才能完全解決通風不良 、 悶熱的困擾。
蘇炎坤校長說,該校在今年4月與Epson(愛普生)共同成立Epson機械手臂南部訓練中心,該公司主動推薦學生前往參加Wise計畫,Epson也透過該計畫進行選才,電通所研究生陳昱翰經過各階段考驗,已獲得Epson正式錄用。
陳昱翰表示,Wise計畫著重培訓服務人才,與他國學生交流過程,難免產生跨文化衝突,但雙方以溝通、了解彼此文化並給予尊重,化解彼此的異同。莊家誼及溫琇雯則表示,到國外才發現自己的語文能力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,新加坡人注重的民族凝聚力更是可以學習之處,不僅能夠將團隊力量發揮極致,也能藉此提升青年到國外的競爭力,培訓計畫讓他們獲益良多。
留言列表